查看原文
其他

雷暴后哮喘病人为何大量涌入医院?如何应对?

吴小飞 医学界 2023-11-24


“雷暴哮喘”在国内以前比较少见,这几年出现的频次明显增多。北京协和医院与榆林儿童医院共同在国内首次报道了儿童雷暴哮喘事件就是发生在2018年9月,而在去年同期亦有类似事件在陕北地区发生。




撰文 | 吴小飞

自9月3日晚间,“呼和浩特市暴雨后引发雷暴哮喘”登上微博热搜,亦有不少呼市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的过敏症状和大量患者涌入医院就诊的情况。网络上流传的视频中,有医院的哮喘专病门诊排起长队,大厅人群攒动,还有身穿白大褂的人员举着扩音器对人群喊道,“知道自己是哮喘的患者,来这边拍下药名去买药,买到药不会用的我来教你”。


据中新网报道,9月2日晚间,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内科急诊及成人急诊的就诊患者短时间内超过正常工作负荷,该院紧急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截至3日上午,该院共接诊过敏性哮喘患者500余人次。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内科副主任张玉玲向媒体介绍说,就儿科急诊而言,来诊患儿“多处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具体症状为呼吸困难、憋气、大汗,部分患儿由于喘息憋气严重,不能平卧,不能说话,病情危及生命,需要迅速诊断,有效抢救治疗。”


在呼市,急诊高负荷的不止上述妇幼保健院,据多家媒体报道,2日晚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来看“哮喘”的急诊患者有800多人,内蒙古人民医院的急诊科也是人满为患。


9月3日,呼和浩特卫健委对外回应,当地医院急诊科患者人数增多,与雨后花粉浓度过高引起的“雷暴哮喘”有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过敏(变态反应)科主治医师姚我告诉“医学界”,由突发天气情况引发的“雷暴哮喘”,一般病程发展都比较急,应对不及时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一旦出现群体性集中爆发,将极大的考验当地医疗机构的应急能力。


到底什么是“雷暴哮喘”?它和常规的哮喘情况有何不同?是否可防可控?一旦发生患者如何防控?医疗机构又该如何应对?


图源:锐景

“雷暴哮喘”的发生机制


“雷暴哮喘是指在雷雨天气中或紧随其后出现的哮喘急性发作或加重事件,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内,可表现为局部地区过敏性哮喘大规模爆发,症状轻至重度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主任关凯教授说,由于雷暴哮喘可对高危人群健康产生显著不良影响,且对地区医疗应急救治工作带来较大压力与考验,因此属于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关凯介绍说,目前,对于雷暴哮喘的机制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现在认可度较高的解释为:雷雨形成过程中会把花粉卷去高空,花粉是一个直径二三十微米的圆形空壳,接触湿气会破碎成更小的颗粒,随下降气流和雨滴落回地面。而雷暴时的雨滴直径要比普通降雨时的雨滴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豆大的雨点”,这种雨滴的空气清洁能力差,很难清洗掉空气中的细小花粉。这些细小的花粉被人吸进体内后更容易进入下呼吸道,从而诱发哮喘。


“雷暴哮喘”并不是一个新现象。1983年,英国首次报道“雷暴哮喘”事件,雷暴天气后36小时内哮喘发作人数出现剧增。随后,意大利、加拿大、沙特阿拉伯等也陆续报道相关事件。


目前为止,因“雷暴哮喘”引发较大伤亡的事件发生在2016年11月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当时,有8500名患者涌入急诊室,最终造成至少10人死亡。此次事件中哮喘发作的急诊就诊量是往年同期平均就诊量的6.7倍,哮喘患者住院量是往年同期平均住院量的9.9倍。


上述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关注。因为花粉过敏不再仅限于引起鼻炎、结膜炎、皮肤过敏等常见症状,在特殊天气下,还会诱导哮喘的发作,而哮喘如果不急时应对,很可能会危及生命,这次事件也提高了科研人员及过敏患者对“雷暴哮喘”的警惕。


按照呼市卫健委的公开回应,这次当地的“雷暴哮喘”也与花粉浓度较高有关。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从8月28日开始,内蒙古的花粉浓度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9月2日呼和浩特的花粉浓度达到了330粒/1000平方毫米,已属于浓度偏高。9月3日,浓度也达到了275粒/1000平方毫米。


在春秋两季,中国的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更容易出现“雷暴哮喘”。关凯介绍说,在北方地区引发过敏的植物花粉以风媒传播,而南方地区温暖湿润,以蝴蝶蜜蜂授粉的虫媒花致敏能力则很微弱,“每到夏秋雷雨季节,北方地区靠风传播的致敏花粉总量也比较多,易于发生雷暴哮喘事件”。


“从过敏学界的交流情况来看,近年来的过敏病人确实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关凯告诉“医学界”,以“雷暴哮喘”为例,以前比较少见,这几年出现的频次明显增多。北京协和医院与榆林儿童医院共同在国内首次报道了儿童雷暴哮喘事件就是发生在2018年9月,而在去年同期亦有类似事件在陕北地区发生。


医疗机构如何应对?


就目前已有的文献报道看,“雷暴哮喘”虽然发生在雷暴天气,但并不意味着只要有雷暴天气就会发生“雷暴哮喘”,所以很难像天气预报或者地质异动那样提供相对精准的预报信息。“根据既往发生雷暴哮喘的季节特点和地区轨迹,应该能为再次出现类似事件提供一定参考信息,提醒高危人群做好防范准备。”关凯说。


这就意味着,在“雷暴哮喘”突发时,更加考验医疗机构的短期应急能力。在应急情况下,需要医院快速制订应急预案,在突发情况时采取增派人手、调配药品、开设临时病房等多项措施扩容医疗资源,提升救治能力。


“雷暴哮喘”发生时,药店的非处方药物也可以起到很大的分流患者的作用。关凯提到,药店可以在过敏高发季节提前做好药品储备,由药师结合过敏症状给有过敏史的患者提供用药支持和指导。“比如陕西榆林,此前就准备了过敏应急包,在雷暴哮喘发生时免费发放给市民应急,很好地缓冲了医疗机构的压力。”


姚我表示,由于一些哮喘患者未及时确诊、明确过敏原或规范用药治疗,使得疾病控制不佳,在遇到雷暴天气后,更容易出现急性加重、哮喘大发作、难以控制,增加了疾病风险。所以对于哮喘的规范治疗,是降低疾病发作风险的重中之重。


这意味着,对于医疗机构来说,“雷暴哮喘”的应急应对,更加依赖各级医疗机构和主管部门的防患于未然。就具体路径而言,关凯建议,卫生主管部门应强化对于“雷暴哮喘”的科普教育,强化基层医务人员和患者对于疾病情况的认知能力;其次是组织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对于防范应对该事件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他还表示,“雷暴哮喘”涉及公共卫生问题,所以最贴近老百姓的基层医疗是这类情况的主力军。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认知能力、应对方法和防范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一项研究则指出,研究机构应集中力量明确在高危人群中,具体的易感性相关的免疫和遗传生物标志物,以预测首次出现哮喘症状的患者或哪些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风险更大,尽早干预。


图源:锐景

患者如何防护?


“雷暴哮喘”因其可能在短时间和广泛地理区域内影响大量人群,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属于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这意味着,预防极其重要。一般而言,预防的综合方法主要包括,通过个人预防降低个人易感性;通过环境和公共卫生策略,进行预测和预警以使患者减少接触。


综合受访专家的建议,一般而言,花粉过敏患者应留意天气预报,尽量避免在雷雨天气外出,尤其是在雷雨来临前的风暴天气期间,进入室内后一定要关紧门窗,注意室内空气洁净与空调的清洁,外出时也要戴好口罩、帽子、防护眼镜等。


对于“雷暴哮喘”的“高危人群”,也就是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如花粉过敏性鼻炎、已有哮喘的人群,关凯建议,这类患者应随身携带支气管扩张药物喷雾剂或抗过敏药物,对自身哮喘症状的发展变化保持警惕并及时采取措施。


有专家建议,对于有哮喘病史的过敏患者,首先要预防性规范使用吸入制剂(ICS+LABA)。如果遇到急性发作并危及生命,需要立即使用指南推荐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并立即送医。

此外,针对季节性过敏人群,除了做好前述防护工作,还可借助医疗干预。“可以通过阻断过敏抗体的疗法,把容易导致过敏反应的抗体封闭掉,在过敏季节来临前提前注射,也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姚我说。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协和医院、中南大学等研究均显示,在“雷暴哮喘”中,超过50%的发作人群之前从未确诊过哮喘。关凯建议,此类人群应该及时关注提示过敏的症状,例如“很多人鼻子不舒服,只是以为简单的感冒,未正规管理”、“已经出现了间断咳嗽、胸闷,并未在意”,他建议这类人群应到医院进行肺功能评估、过敏原检测,及时甄别潜在患者并给予有效管理,这样才能起到有效控制和预防作用。


指导专家

关   凯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主任

姚   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过敏(变态反应)科主治医师


-END-



来源:医学界

责编:钱   炜

编辑:赵   静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推荐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